原标题:
打造富有特色的美丽壮乡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关于厚植生态环境优势 推动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的决定》解读 ⑤
有多姿多彩的靓丽城乡,才有气象万千的美丽壮乡。《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关于厚植生态环境优势推动绿色发展迈出新步伐的决定》立足发展全局,对打造富有特色的美丽壮乡作出了专门部署,提出明确要求。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切实转变城乡发展方式,统筹规划、建设和管理,补齐生态基础设施短板,大力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推进城乡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显著改善,绚美城市与美丽乡村交相辉映,秀美山水与美好生活有机融合。
统筹推进生态城市和美丽乡村建设,让城乡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城乡建设是推动绿色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建设美丽壮乡的主阵地。要坚持以创造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为目标,把绿色发展贯穿于城乡规划建设管理全过程,着力建设和谐宜居、各具特色的现代化城镇和乡村,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更美好。大力推进生态城市建设,开展城市现代化试点示范,着眼建设宜居、创新、智慧、绿色、人文、韧性城市,在城市更新中提高绿色发展指标权重,在城市规划中构建连续完整系统的生态基础设施网络体系,加强城市生态修复和功能完善,建设公园城市、园林城市、海绵城市、无废城市,引导中心城区"留白增绿",下"绣花功夫"提高城市管理精细化水平,大幅提升城市宜业、宜居、宜乐、宜游指数,建设让人民生活更美好的生态城市。持续建设美丽乡村,深入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行动,持续开展农村危房改造和边境老旧住房改造,深入挖掘农村生活内涵、传统记忆、景观特色、产业特色、文化特色和民族特色,健全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管护机制,保护好鸟语花香的田园风光,建设一批乡村风貌示范带,打造一批彰显桂风壮韵的特色村庄,建设"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推动城乡绿色发展是一个系统长期工程,涉及发展理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等各方面深刻变革,必须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引,以人民为中心,以积极发展绿色建筑为抓手,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绿色化改造,推动城镇新建建筑全面建成绿色建筑,鼓励建设绿色农房,加强绿色建材、绿色建筑技术研发和推广,大力发展装配式建造方式,促进工程建设全过程绿色建造,形成与绿色发展相适应的新型发展方式,推动城乡建设与美好生态环境良性互动、相得益彰。
着力推进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和绿色交通发展,用绿色铺就美丽壮乡的靓丽底色。统筹推动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和绿色转型发展,对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具有重要作用,也是打造富有特色的美丽壮乡的重要支撑。在实现"双碳"目标的大背景下,基础设施建设"绿色化"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加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改造,加强工业园区专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和改造,稳步提升城镇污水集中收集率、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开展城市信息模型(CIM)基础平台建设,补齐生态环境基础设施短板,为全面提升我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夯实物质保障和硬件基础。大力发展绿色交通,加快推进"一湾一江一运河" 和大能力铁路运输通道建设,统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组织实施绿色公路、绿色航道、绿色港口、绿色铁路、绿色机场、绿色枢纽试点建设,支持多式联运示范创建,提升"公转铁""公转水""海铁联运"比例,实施绿色交通与智慧交通融合发展工程,健全城乡绿色配送体系,发展绿色智慧高效物流,加快旅客联程联运,深化交旅融合发展,加大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运输车船装备推广应用,让交通更加环保、出行更加低碳,为我区加快建设绿色低碳循环交通运输体系、形成交通运输绿色发展方式、加快建设交通强区和生态文明强区提供有力支撑。
切实加强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守住城乡"根"与"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高度重视,我们要坚决抓好贯彻落实,牢固树立"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的意识,在城乡建设中统筹处理好老城与新城、传承与创新、保护与发展的关系,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存在传承历史文脉、塑造城市风貌、促进转型发展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促进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与城乡建设融合发展。加快构建以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街区和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历史地段,与工业遗产、农业文化遗产、灌溉工程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地名文化遗产等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保护和培养传统建筑工匠队伍,加强各类保护对象及古树名木的保护利用和活态传承,实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打造历史文化保护发展示范带,坚决避免急于求成、盲目开发、大拆大建,在思想上、制度上强化保护的意识和举措。要在保持中科学开发和利用,依托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构建融入现代生产生活的历史文化展示线路、景观、廊道,深耕文化内涵,挖掘潜在价值,让历史文化遗产在与旅游产业、乡村振兴、经济发展深度融合中"留下来""活起来"。
推动生活方式绿色化,把建设美丽壮乡转化为全体人民自觉行动。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壮乡的题中之义。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理念是实践的指南,要弘扬中华民族植绿护绿、关爱自然的传统美德,在全社会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引导鼓励绿色出行,加快推进生活垃圾分类,鼓励绿色产品消费,大力推进绿色、低碳产品认证,实施节水节电和粮食节约行动,广泛开展节约型机关、绿色校园、绿色社区、绿色商场等示范创建,使绿色生活方式深入人心,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绿色理念成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成为人们向往并身体力行的生活追求。
打造富有特色的美丽壮乡,是凝心聚力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系统长期工程。我们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突出重点、狠抓落实,让绿色融入城乡发展基因,让绿色发展贯穿城乡建设始终,以高水平的美丽壮乡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